相關連結:http://mango.farm.com.tw/index.php?inter=story
芒果的故事

檬果是由英文Mango音譯而來較通俗的「芒果」。
芒果原產於印度,為漆樹科(Anacardiaceae)熱帶果樹。台灣芒果栽培品種經過栽培環境及消費喜好之變遷,可分為四大種類:
- 土芒果。
- 南洋種-懷特(俗稱象牙)及黑香等。
- 改良種-愛文、海頓、凱特、聖心…等。
- 新興品系-國人選育的金煌、台農一號、玉文六號、金興、玉林、慢愛文、金文、紅凱特、金蜜、杉林一號、紅龍、文心、黑香、聖心、懷特、四季檨等。
臺灣芒果的歷史背景 | ||
---|---|---|
台灣歷史年代 | 歷史年代(西元) | 芒果栽培歷史 |
明朝嘉靖40年間 | 1561 | 首次引進土芒果品種 |
荷西殖民地時期 | 1623-1662 | 當時所栽種的芒果種苗由南洋或華南輸入即現在的台灣所種的本地種。 |
日治時代 | 1912-1921 | 自印度、加爾各達等地引進芒果品種目前的南洋品種。 |
民國43-49年 | 1954-1960 | 農復會由美國引進愛文、海頓、凱特、吉祿、肯特等5個品種,由嘉義及鳳山試驗所試種成功與推廣。 |
民國50年 | 1961 | 嘉義分所張振宇先生,以100株愛文種苗首次試種玉井區中正里鄭罕池先生之果園。 |
民國53年 | 1964 | 存活4棵愛文芒果終於開花結果,果農爭相種植,奠定愛文芒果在台成功新紀元。 |
民國56-62年 | 1967-1973 | 又引進8個品種。 |
民國100年 | 2011 |
資料來源:台南國際芒果節